哲學意味濃厚的科幻史詩+1968年的作品影響後世之深+喜歡太空片的人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120930=2001太空漫遊

 

(三四十年前的海報現在看起來意外的不顯舊,是因為太空片的海報一直沒多大進展嗎XD)

120930=2001太空漫遊

(這張就舊的可以,有種手繪電影海報的感覺。而且海報中太空人的數量、做的事情跟劇情都沒啥關啊!?)

120930=2001太空漫遊

(這張我也很喜歡,色調和瞳孔當中出現的人臉,簡單的海報就能讓看過的人重新回想一次整個故事。)

120930=2001太空漫遊

(這張應該是現代觀眾重製的海報,喜歡手製的質感還有1延伸下來成為人類和猩猩中間的黑石板,顯然都是經過設計。)

120930=2001太空漫遊 

(這張顯然是從故事最後的一幕衍生出來的海報,有些太偷懶了的感覺就是。)

 

    這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已無需多言。光是看他從1968上映後到現在時隔40餘年還時不時被拿出來討論、無數的太空科幻片都擺明著向它致敬,都讓它像一位影史上不朽的巨星,到現在還讓無數科幻迷懷念著。

120930=2001太空漫遊

(這個片頭畫面好像似曾相似,畢竟已經有無數太空片(甚至不是太空片也用)用過這個畫面向其致敬了吧!)

    儘管我沒特別愛好太空科幻片,但憑著這片的名氣,想看它也不是一兩天的問題,終於在好心網友的出借DVD之後得以如願以償。全片看完後實在感嘆自己資歷不足,只能略為領略大師成就一二之憾,在此寫下些自己的零星觀感算是替自己留下點紀念。

 

    全片從開頭就展現與眾不同的宏觀意味,他不只是要探討人類的現在(從1958年人類開始踏入所謂的太空時代),更要談及人類的過去和未來。

120930=2001太空漫遊

(片頭從人類尚未出現的時代開始說起,沒有對白好像也是意料中的事情,畢竟猩猩如果有對白也是蠻嚇人的= =)

    片頭那20分鐘毫無對白、單純靠著配樂和動物間的肢體動作,表達出上古時代就有的爭鬥和社會;而在發現黑色石板後的進步也無需多言,單純以第一次工具的使用、第一次高舉工具的那隻手搭配磅礡的古典樂,就把這開頭做的氣勢非凡。

120930=2001太空漫遊  

(對它使用工具砸碎骨頭、刻意的慢動作搭配神情還有那個交響樂印象深刻,是很經典的片段。)

    發現了黑石板後毫不拖泥帶水,劇情合理的跳接到人類的太空時代,但依然留下了黑石板從何而來的謎團。

 

    進到太空時代之後,在偶然的月球表面探勘當中,人類又發現了一塊黑色石板(儘管他們不知道這跟上古時代石板的連結),除了驚覺它本身是個遠高於人類工藝所及的物品之外、還是一個訊號發射站,目標是遙遠未知的木星,接著可想而知的就是人類的好奇心帶著我們前往木星找尋訊號的源頭。

120930=2001太空漫遊

(我還蠻好奇以當年的技術要怎麼拍出這種浩瀚無垠、宇宙的感覺... ...下次去Universal Studio應該要找找有沒宇宙專區!?)

    配置著兩位科學家、一臺配有人工字慧的超級電腦HAL和三位在冬眠的科學家的太空船於焉啟航,準備前往未知的木星揭曉問題的答案。但在航行的過程當中,人類和電腦的合作關係漸漸破裂,人類想要關掉HAL卻又因處處依賴這台電腦而難以成功,最後好不容易把它關機的同時也到達了目的地,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塊更大的黑石板。

    就在一陣錯愕之下,進入了全片的第三個階段。

 

    第三段講述在太空旅行中失去了超級電腦HAL的那名科學家Bowman(Keir Dullea 飾)之後的發展。

120930=2001太空漫遊

(我格外喜歡這段裡面白色的牆壁、發光的白色地板,跟男主角身穿黑衣、外面是漆黑的宇宙相對比,有種神秘的美感啊(茶))

    就像片名所指的Odyssey(請愛用Wikipedia以便了解這經典的希臘史詩),轉瞬之間已在太空漂浮許久,成為了白髮藹藹的老人,正在準備生命要終結的時候看見了另外一塊神秘的黑石板,神秘力量驅使下的時光倒流,又使得這名科學家回到了生命的最初、回到了自己所懷念的美麗的地球,結束了這整個故事。

 

    沒看過這部片的人看這劇情解說想必是霧煞煞(好啦,就算看過這片也會覺得這劇情是衝殺小朋友),但看完全片之後,慢慢自己思考,反而能歸納出些屬於自己的觀點。

    舉例來說,像劇情中屢屢出現的黑石板到底是什麼東西?每個人可能都會有各自的解讀,也讓這種片子多了很多討論的空間。

120930=2001太空漫遊

(找了點資料就會發現黑石板這個素材已經在超多地方被拿來KUSO惡搞一番,下次看電影可以注意一下。) 

    個人覺得黑石板象徵的是我們人類(或是猿人)的未來。儘管只是未知的漆黑一片、沒有明顯的型態,但它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把我們向前推進,可能是工具、可能是知識、可能是科技、可能是現在2012年的我們還不知道的力量,就像我們人類總在進步的過程當中一直接觸到到未知的領域,然後被驅使著前往下一個階段。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相信在不可知的未來,我們一樣會這樣。

    其他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部份,像是人類和人工智慧間微妙的合作關係、最後凝望地球的漂流終點都寓有深意,我們當然可以看過即可,但不免有點浪費導演編劇的苦心了。

 

    除了劇情上諸多可以解讀的部份外,這片的成就不僅在意涵方面,在呈現方式上也是一個跨時代的創舉。

    像是音樂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片頭,細聽之下會發現全片大多以古典交響樂作為穿插。沒有歌詞也沒有多餘的音效,主要就是簡單的環境收音,頂多搭配古典樂,是種彷彿回到默片時代的呈現方式。像HAL殺害三個冬眠的科學家的地方,單純以音樂的變換、儀器的呈現,就把電腦冷血殺人的劇情傳達出來,沒有台詞、沒有配樂反而更加深了這種冷酷的感覺,可說是全片最經典的橋段。

120930=2001太空漫遊 

(另外一個我喜歡的地方是Bowman把電腦漸漸關機的地方,簡單的用聲音低沉、眼睛變小、說話變慢表達了HAL的結束。)

    影像上面實驗風格濃厚,不管是在太空的浩瀚場景、到達目的地的絢麗幻影,還有返老還童的橋段,都讓人印象深刻,以現在的標準看起來有些老舊甚至二級,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Stanley Kubrick的大膽創新;太空艙內的拍攝雖偏向靜態單純,卻能簡單的傳達劇情,像是HAL閱讀唇語的地方沒有多餘的台詞,簡單的拉近拍攝我們觀眾就心領神會,默片時代的影像敘事不就是如此?

    用簡單的元素或方式,就把本來可能只是Discovery或National Geography的題材(沒什麼貶意)化成了電影藝術,可想而知這對後世的影響至深啊!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極度前瞻性的片子。早在1968年,人類還處在太空時代的萌芽階段(隔年1969年人類才第一次踏上月球),這片就在意涵和表現上大膽創新,超越當時的電影工藝等級(類似金字塔也超越當時建築工藝等級一樣),儘管在當年奧斯卡只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的肯定,但影史評論都給其該有的至高評價;有沒有外星人出現啟發Stanley Kubrick拍這片我不得而知, 但我可以確知的是這真的是一片值得我們景仰一番的經典之作。

120930=2001太空漫遊

    想看這片的人可能要辛苦一點,正版的DVD現在幾乎是絕版了,可能要注意些影展有沒有特別加映場,才有機會看到了!

 

喜歡這片的人你可能還會喜歡:

Danny Boyle哲學味十足的風格跟神秘的太空航行十分合拍+偶爾還會想再找回來看一次: 太陽浩劫 Sunshine

跟這片致敬的片子可能不下百片+PIXAR動畫用自己的風格預測未來表達另外一種情懷: 瓦力 Wall-E

 

Youtube上面竟然還找的到他原版的預告片,我都要落淚了:

 

arrow
arrow

    Mr. Eng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