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港式動作片獨特風味+懷舊情調現代台詞的突兀笑點+深入淺出的刻畫英雄情節及師徒情誼!
當初會想要找這部回來看純粹是在網路上偶然瞄到。
雖然沒有當今香港影壇常見的那些名字,但仍是在去年香港各個頒獎典禮席捲各大獎項
充滿濃厚懷舊氣息的kuso風格,好久不見的功夫喜劇
光是這些特點就讓我念念不忘,一直很想找回來看!
故事情節大體上來看就是不搭不七,揉合過去武俠片和現實都會的劇本看似荒誕不經
但是導演並不過度炫耀技巧,平實順序的敘事手法搭配新舊演員間稱職又微妙的火花是這片成功的根基
小時了了長大卻一事無成的故事主角阿祥(黃又南 飾)在偶然的機會下回到了純樸的小村莊
認識了武林中的前輩也被捲入了幫派惡霸的鬥爭當中,而就在這樣稀奇古怪的旅程當中
他也慢慢了解到所謂的武俠精神和師徒情誼,原來不只有存在於上古武俠片之中... ...
這部算是小品的影片加分的亮點很多,其中第一要點就是"懷舊"。
從一開始的片頭動畫演員介紹、茶樓武館的個人介紹、舊式武打片常見的運鏡配樂一路下來
除了讓人笑的開心之外,更多了點緬懷過去的心情
我承認我本身並不是武打片的大fans,但回想起當年在電視上面還能看到黑白武俠片的年代
那個黃沙滾滾、大漠飛沙、馬步弓步、俠女情長、行俠仗義的年代,還是讓我難以忘懷
說更白點,那個少年年輕的時候沒有做過武俠夢?
你以為功夫裡面那個為了買如來神掌被騙錢的小孩是特例?
你以為近年來武打片回溫,葉問、李小龍相繼再被搬上銀幕是偶然?
承認吧,不管你是不是武打片的Fans,你都得承認男人的血液裡面是留著武打的基因的!
題材懷舊、場景懷舊、演員懷舊、武打懷舊之外導演也不忘加入新血新意
除了新演員新血的加入之外
舊式題材新玩也是這片加分的要點
過往的武打片較少提及的身體缺陷的英雄、簡單又深刻的師徒情誼、不能侮蔑的門派榮光
就由這票資深舊演員(當年的喜劇泰斗泰迪羅賓、武打明星梁小龍、陳觀泰、邵式風雲女星邵音音)們來詮釋
(新一代的人對他的印象大概都只剩下功夫裡面的火雲邪神吧XDDDD)
(陳惠敏這個再說沒印象就說不太過去了吧... ...)
一方面看似是在教導劇中的主角阿祥武俠精神,但殊不知也是一面在教導現在鮮少看武打片的青年觀眾
原來當年香港電影也有這麼一段的光榮時刻,也有一個這麼感人肺腑的經典片型
特別要提的是片中飾演師傅的泰迪羅賓
台灣觀眾對他的印象應該是偶爾在國片台上面轉到的老舊港片,駝背自信又逗趣的形象想必你看過很難忘記
看到他一出場我對於整個舊港片的回憶整個都回來了啊!!!!!
在片中詮釋古板又感人的師傅的形象鮮明,不管是當主角當配角來看都獨樹一格
過去沒有把他名字記起來的人,現在記起來還來得及!
舊片加上新意的衝突火花不僅於此
老師傅醒過來之後錯把新人當徒弟的鬧出的笑料
老式歌廳和信物現在看起來卻突兀的窘迫笑點
搬到當今社會職場生涯當中一樣通用的不打就不會輸,但要打就要贏,就要全力以赴的武俠哲學
新舊世代交替中,當年大俠現在面臨的拳怕少壯的淒涼心境也讓人感同身受
誰說當年的武打片放到現在來看就是老掉牙的無趣?
看完本片之後我豁然開朗了解懷舊為什麼在各個領域都是永不退流行的icon
因為人唯一無法抹滅改變的事情就是過去
這些滋養著我們長大的過去的回憶總在我們腦袋裡面的某一塊默默的躺著
默默的影響著我們現在的一言一行,默默的在等待某一天的覺醒
就像是前一陣子跟同學聊到的冰到爆裂的養樂多冰還得分兩次剪開吃
再度回想起來一樣是這麼的鮮明甘甜、這麼的讓人不捨忘記
也許懷舊就是每個人心中都一定有著的那一個部分吧。
總的來說,全片新鮮創意有噱頭,是我最近看笑的最輕鬆無負擔的一部片!
並不是什麼高成本大製作但是題材、演員、配樂、劇本無一不用心,也處處看的出製作團隊對於武打片的熱愛
而這股熱力也直接的能傳達給每個關影的喜歡武打片的觀眾
只要你曾經有過武俠夢(或是你現在還有著武俠夢),或是當年那個長不大的小男孩還活在你心中的人
這片絕對值得你專程找回來一看!
誰說懷念武打片就一定要去看大場面大製作大明星大魔王大開大闔大鳴大放的懷念
小村莊小武館的這部片絕對讓你眼睛一亮的緬懷當年啊:)
附上預告片:
妙趣橫生,近期一連串看下來的大片的商業預告片當中我最愛的一個。
順道一提,每次講到港片我一定會去逛這個部落格: 講。鏟。片
對於港片研究十分透徹的一個網頁,不管是電影、演員、戲院、票房都有著墨,喜愛香港電影的人千萬不要錯過。
附上他對於這片的評論(《打擂台》:好玩過癮,拍案叫絕)還有電影主角(配角!?)的介紹(不是主角的好演員:黃又南)
順便為大家回顧一下當年Shine來台灣發片的主打歌:
(實不相瞞當年我還瞞愛這首歌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