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跟不同朋友聊天,剛好一直談到同一個話題:「到底怎樣算是個好醫生?」
其實自己稍微回想一下,發現很常聽到有人在論斷我們工作的好壞:
「那個醫生開的藥都沒效真的很爛耶。」
「這個醫生每次都幫我做很多檢查超細心的。」
「我媽的醫生一直建議她買自費的藥,才一點點錢也要賺感覺很差。」
「每次我去看這個醫生都可以拿很多藥超划算的。」
每次聽到這些言論我往往習慣幫著腔說兩句,然後一笑置之
畢竟這就像美醜一樣、每個事物的好壞本來就是主觀判定的事情
但回家的路上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往往都在想,如果把這個課題放在我自己身上
到底怎樣才算是個好醫生?
或者,我想當一個怎樣的醫生?
也許你會說,這很簡單啊,把病人治好的就是好醫師。
但事實上好像沒辦法這樣清楚的分辨出來。
醫生這個職業很微妙
如果今天你要比較兩個人誰比較會做生意
你就給他們同樣的本錢規定個時間看誰能賺比較多
如果今天你要比較兩個人誰比較會做菜
你就請他們在同樣時間內做同道菜給百人試吃評分
但醫生卻沒有辦法這樣評估
因為我們面對的每個病人都是獨一無二也都無法重來。
同樣都是八十歲男性得肺炎,我病人治好了你的過世了並不代表我比你厲害。
同樣年輕人輕微肺部感染,強力抗生素五天治好跟多喝水休息自行痊癒哪個好呢?
也許是這樣,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疑問:
是病人少少每次問診都問半小時一拉住你就聊個不停很喜歡你的算是好醫生?
還是病人掛爆問診精要三句就洞悉你病情開藥精簡從不多開一顆的是好醫生?
是開order乾淨俐落不浪費醫療資源病人相對做不到什麼檢查這樣是個好醫生?
做人八面玲瓏與同事相處融洽但其實醫術就是一般水平這樣能算是個好醫生?
不管病人病情多糟仍然盡力急救到底跟提早跟病人談安寧療護哪個是好醫生?
每次看電視電影或漫畫,都會覺得裡面誰是好醫生、誰是壞醫生一目了然
(畢竟主角往往就是好醫師代表、院長主任這類的反派就是壞醫生)
但現實生活中卻沒辦法這樣簡單分辨呢。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又好又壞的醫生。
就像之前有個學長跟我說過: 「跟每個主治醫師學你覺得他好的地方、他不好的地方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樣。」
默默的自己也R3了(喔不)
得到了很多優秀學長姐的教導和糾正
自己一路走來慢慢的成為了自己現在的樣子,好像還算是個過得去的醫生
至於未來我會變成怎樣又好又壞的醫生,就等五年十年後自己翻出這篇網誌來看再說吧。
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因為需要改的東西太多了,那就改天吧。